【產品名稱】羊角拗提取物
【原料別名】羊角紐(《本草求原》),羊角藤、倒釣筆、羊角捩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羊角扭、羊角藕(《中國藥植志》),斷腸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;羊角柳(《廣東中藥》Ⅱ),瀝口花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,打破碗花、武靴藤、鯉魚橄欖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產品來源】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莖葉。全年可采。
【產品規格】10:1 20:1或根據客戶需求定制
【產品性狀】棕-粉末
【檢測方法】UV
【網篩孔徑】80目
【化學成份】根、莖含強心甙等
【性味歸經】苦,寒,有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濕,通經絡,解瘡毒,殺蟲。治風濕腫痛,跌打損傷,癰瘡,疥癬。
【原料形態】
灌木或藤本,直立,高達2米,禿凈,多匍枝,折之有乳汁流出。小枝通常棕褐色。葉對生,具短柄,葉片橢圓形或矩形,長4~10厘米,寬2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全緣,厚紙質,兩面均禿凈。花大形,黃白色,頂生或3花合生呈聚傘花序;花梗纖細,長約1厘米;萼下有苞片1對,狹線形;萼5裂,裂片披針形,長約10毫米,淡-;花冠-,漏斗形,花冠筒長約1.2厘米。上部5裂,裂片基部卵狀披針形,先端線形長尾狀,長約5厘米,基部內面各具鱗片;雄蕊5,藥箭形,各藥相連于柱頭,花絲紡錘形;子房2室,半下位,花柱桂狀,柱頭頭狀或淺裂。蓇葖果木質,雙出擴展,長披針形,長約10~15厘米,極厚,內含種子多數。種子線形而扁,一端有長尾,密生白色絲狀長毛。花期3~4月。果期8~9月。
本植物的種子(羊角拗子)與種子的絲狀絨毛(羊角紐花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或叢林中。分布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等地。
【包裝方式】25公斤/紙板桶或鋁箔袋
【存儲條件】本品應密封遮光,貯存在干燥、陰涼、通風良好的地方;有效期為兩年。
【主治】外傷出血
【包裝方式】25公斤/紙板桶或鋁箔袋
【存儲條件】本品應密封遮光,貯存在干燥、陰涼、通風良好的地方;有效期為兩年。
羊角拗提取物 現貨包郵











